必发7790电子集团入口首页化学工程学院简介
必发7790电子集团入口首页化学工程学院源于建校之初在全国高等学校最早设立的炼焦化学专业,经过70多年建设,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辽宁省先进煤焦化和煤资源高效利用省重大科技平台等11个省级科研、教学平台,具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四星)专业为辽宁省一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现有在校本、硕、博和外籍留学生2000余人。近5年,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和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20余项。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6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入选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特聘教授、兴辽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近20人,柔性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建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和“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个优秀团队。
学院学科、科研实力雄厚。首创的焦化、耐火材料学科填补了中国冶金教育史上的空白。“化学”和化工学科重点参与的“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低碳技术与工程”获批目录外二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现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并在辽宁省“双一流”首轮建设期结项验收中考核优秀。学院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各类省部级科技奖近30项。近3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科技部重点引智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以及其他各类科研课题近170余项。“耐高温聚酰亚胺单体和膜材料技术”成功解决了国内在高端聚酰亚胺和宽幅CPI薄膜生产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并作为“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的关键组件材料与探测器一同飞上了火星和月球。近5年累计在《Science》等学术期刊发表各类论文700余篇,获授权各类专利90余项。学院与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多个产学研平台。2019年,“耐高温聚酰亚胺单体和膜材料技术”依托辽宁奥克集团成功实现转化,总金额2亿元,成为近年来辽宁省高校最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提升。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等重大项目。获批科技部“来华专家项目”、教育部“俄乌白国际产学研用合作框架-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多个国际合作项目。2020年以来,已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海外高校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