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断”流

报告题目: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断”流

报告时间:2023年10月11日(星期三)14:00-16:00

报告地点:图书馆报告厅

主办单位:材料与冶金学院

报告人:汪琦

报告人简介:

汪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七届冶金工程)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会评专家,辽宁省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第四批和第六批省级优秀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委员,辽宁省金属学会理事。组建了由钢铁冶金、煤化工、物理等专业教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研究反应界面层形成物理化学、钢铁冶金过程非铁组元的利用和控制、煤炭化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承担国内外企业项目40多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6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施4项。

报告内容简介:

反应理论及其在反应器内的行为认识“断”流,反映了冶金物理化学唯象理论的不足,制约了冶金技术理论的发展。通过研究固体反应过程中双相界面层形成的物理化学,提出了“固体反应界面层形成的物理化学”概念,将引导冶金工程研究从宏观向介观或微观尺度方向发展;通过研究高炉内各区域反应及特性与矿、焦冶金性能试验评价,发明了Qitoday法(煤炭化关联性试验和炼焦配煤方法)、焦炭综合热性质试验及其评价方法、Qisunny法(矿焦耦合行为试验及其性能评价方法),已在部分冶金企业应用,并引起国内外矿业和钢铁公司的关注,对区域配煤炼焦和高炉配矿配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